泉城论道 酵启新篇|2025第十届国际发酵培养基应用与发展技术论坛圆满落幕

2025-03-14


3月3日-5日,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迎来年度生物发酵行业盛会 ——2025第14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展会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汇聚了800余家展商参展以及45,000余名发酵上下游专业观众观展。

同期,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国际发酵培养基应用与发展技术论坛重磅启幕,吸引了400余位行业专家、科研精英及企业代表现场参会,线上直播覆盖 1600+人次,共同见证生物制造领域的前沿突破与创新实践。

【展会亮点】

安琪展位成焦点,创新产品引关注

安琪(展位号N1馆A88)携微生物营养元创新产品、精酿啤酒解决方案及博试生仪器试剂平台亮相展会,以 “全产业链技术服务” 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从原料到工艺的一站式支持。展位现场人气爆满,新老客户深度洽谈,充分展现了安琪在发酵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

展会期间,公司蛋白质营养与调味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伍业旭博士在展位接受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鲁网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安琪微生物营养产品、应用领域及对大众健康带来的价值。安琪通过创新开发高效有机氮源、优化生产布局及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生物发酵行业升级发展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论坛直击】

权威发声,共话行业三大变局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于学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过去十年,全球生物经济规模翻番,发酵培养基作为生物制造的“芯片”,见证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始终与行业同行,推动了技术自立、绿色转型和标准引领三大突破。当前,全球生物制造正面临技术变局、规则变局和需求变局三重挑战,协会倡议以“全球视野、中国方案”推动多维度协同行动,包括创新协同、绿色协同、标准协同和人才协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于学军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食品与发酵工业业务中心总经理郭江勇代表安琪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安琪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包括产能布局升级、技术突破以及跨界融合的成果。他指出,全球生物制造正面临绿色、智能、精准三大核心命题,并提出了安琪 2025年的三大行动计划,即打造全球首个“零碳酵母浸出物工厂”、推出“AI+培养基”智能解决方案平台以及攻坚“细胞培养 3.0”核心技术。同时,安琪愿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全球伙伴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享产能网络、共育创新人才,以开放姿态推动行业生态繁荣。

【学术盛宴】

8 大前沿报告,解码产业未来

南开大学 马挺 教授

来自南开大学的马挺教授,以《微生物多糖合成生物学及产业化》为题,系统阐述了微生物多糖合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产业化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马教授团队通过基因编辑与代谢工程优化,成功突破多糖合成效率瓶颈,为生物基材料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李德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李德茂研究员带来了《合成生物制造重塑未来食品产业》的精彩报告,指出在全球蛋白质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制造凭借低碳、高效特性,成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其团队通过微生物蛋白合成技术,为解决食用蛋白短缺提供了创新方案。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伍业旭 博士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伍业旭博士则聚焦于《多元化有机氮源开发与应用实践》,团队优化策略,针对不同微生物特性定制专用氮源,显著提升了发酵效率,为医药、化工等行业提供了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

黄雪年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黄雪年研究员在报告《丝状真菌合成生物技术与绿色生物制造》中介绍了反式乌头酸绿色制造技术,利用耐低pH工业菌株实现高效量产,推动生物农药及环保增塑剂技术升级,成果获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项——总决赛优胜奖。

大连理工大学

修志龙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的修志龙教授在《生物基 1,3 - 丙二醇的研发技术进展》的报告中,全面介绍了生物基 1,3 - 丙二醇(PDO)的全球研发和生产情况,团队通过发酵工艺与分离技术创新,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产品提供了经济可行性。

天津科技大学 

范晓光 副教授 

天津科技大学的范晓光副教授带来了《核苷及衍生物高效生物合成技术》的精彩报告,针对核酸药物领域的关键原料需求,提出了核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策略。通过代谢工程优化,显著提升了尿苷等产品的生产效率,为核苷及衍生物的工业发酵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齐鲁工业大学 

徐振上 副教授

齐鲁工业大学的徐振上副教授则以《溶葡萄球菌酶高效分泌表达体系》为题,分享了溶葡萄球菌酶的高效生产技术。团队通过基因工程与高通量筛选,实现了该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活性表达,为其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德国 GEA 分离机事业部

 肖猛 博士

最后,德国 GEA 分离机事业部可再生资源行业的销售总监肖猛博士分享了《德国 GEA 分离机微生物发酵领域最新技术》,其团队研发的离心机设备为微生物发酵工艺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高效、低碳方向升级。

本次论坛深度探讨了发酵培养基技术的创新方向与产业落地路径。从合成生物学到绿色制造,从原料开发到设备升级,专家们的智慧碰撞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动生物发酵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版权所有: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5026220号